发布时间:2022-11-01
在中国钢铁业内有一种说法: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十年来,钢铁业经历了去产能、抓环保、调结构“三道大考”,实现了浴火重生、脱胎换骨。河北的钢铁故事,是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壮士断腕”化解过剩产能
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出台,钢铁等行业开始调结构。《意见》出台后一个月,河北省唐山市兴业工贸有限公司一座高炉轰然倒下。当天,河北集中拆除8家钢铁企业的10座高炉和16座转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向内开刀,主动“减量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河北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吨,到2020年底炼钢产能压减至1.99亿吨,实现了控制在2亿吨以内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河北一方面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通过压减产能、整合重组等途径,全省钢铁冶炼企业从2011年的123家减至39家。另一方面,着力优化产业布局,钢铁企业开始退城搬迁。
2020年9月7日,河钢集团唐钢新厂区正式投产。从唐山市主城区到渤海之滨,有着近80年历史的唐钢老厂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具有百年历史的河钢集团宣钢公司停炉,800万吨钢铁产能一部分减量置换到唐钢新厂区,剩余部分彻底退出。未来的新宣钢舍弃钢铁冶炼,向下游钢铁材料深加工延伸升级,塞外张家口从此成为“无钢市”。除了张家口,环京津的廊坊、保定也成为“无钢市”。
从布局国内到放眼世界,不断提供“中国方案”。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多瑙河畔,塞尔维亚最大的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曾长期亏损,濒临倒闭。2016年,河钢集团全资收购这座钢厂,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新公司运行半年后就结束了连续7年亏损的状况。此外,敬业集团、德龙钢铁等一批河北钢铁企业先后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钢铁力量”。
环保倒逼摒弃“黑色增长”
曾几何时,钢铁行业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傻大笨粗”、乌烟瘴气。作为全国首个中央环保督察试点省份,2015年以来,河北已接受三次大的“体检”,钢铁企业一直是重要的被监督对象。如今瑞丰钢铁公司已是另一番景象。生产“地条钢”起家的瑞丰钢铁公司,近些年升级装备和技术,加大环保投入,已是环保A级企业。“公司建立了智能化监控平台,几十辆洗扫车、抑尘车、洒水车自动巡查,一有污染物就及时处理。”相关人士说。
“曾经因环保不达标,一年限产天数达半数以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痛定思痛,企业开始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邢台德龙钢铁公司相关人士说,2014年以来,企业累计投资40亿元,实施了100多项环保深度治理和提升改造项目。
“吃进去废钢料,产出来精品钢。”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借助从石家庄主城区退城搬迁契机,实现了电炉短流程炼钢、全流程智能制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6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5%。
在首钢迁安钢铁公司智能化生产环保调度中心,生产排放数据可通过在线监测实时显示。2018年公司提出“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投入不设限”,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大降低。这不仅带来环境效益还带来经济效益,仅煤气回收利用发电一项每年可创造效益超1400万元。
从2013年到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62.7%,重污染天数由73天减少到9天。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40微克,同比下降9.1%。全省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今年全部退出全国“后十”。
根据河北省近日印发的方案,在已完成12家钢铁企业环保创A的基础上,将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覆盖,从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提升清洁运输比例、优化产能调控等方面助推绿色转型。
8月4日,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绿色低碳汽车用钢供应链。得益于2019年启动的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从2023年开始,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将逐渐使用到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上。
在“市场波动”中深化供给侧改革
今年,受疫情、国际局势、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市场下行,不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业内人士表示,钢铁企业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市场的心跳”。2015年开始,河钢全面推行大客户经理制,很多技术人员奔波在客户生产线上,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河钢客户“朋友圈”不断扩大:高端直供客户超过1000家,涵盖汽车、家电、造船、航空航天等领域。
从建立联合实验室贴身打造多款专用产品,到控股海尔特钢成立青岛河钢新材公司,形成独立的家电业务板块,河钢集团发挥重资产优势,不断向下游客户延伸产业链。
在河钢新材数码视觉彩板生产车间,超精细数码输出设备在0.5毫米厚的钢板上进行“艺术创作”,特种着色材料经过十几层涂镀,形成立体星空纹理。河钢相关人士说,她们已定制开发出六大系列彩板产品,覆盖彩板行业全部类型。
走在津西钢铁集团Z型钢板桩生产车间的空中连廊上俯瞰,一条条长达百米形似“火龙”的钢板桩新鲜出炉,这批产品将运往北美市场。公司了解到客户需求,经过近两个月的攻关,成功研发出零下30℃仍能保持优异性能的Z型钢板桩产品,一举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高质量发展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十三五”期间,河北钢铁产业销售利润率由2015年的1%提高到2020年的4.4%。尽管2021年产量压减,但营业收入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利润769.1亿元,同比增长31.5%。
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挑战不仅在产品端,也在原料端。今年7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在全球的话语权,有效保障铁矿石供应。
从铁水到钢材,变幻万方,具有无限可能。未来,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钢铁工业,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开拓更广阔市场。
(内容来源于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