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3
信息来源:新华社
《山西省钢铁行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出台山西将重点建设五大钢铁生产基地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结合山西省产业实际,制订的《山西省钢铁行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最近出台。方案提出,争取到2011年,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含铸造生铁)、4000万吨。
建设太原国际不锈钢生产基地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山西省钢铁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所以,山西省将以太钢为核心,在目前已形成的300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加快不锈钢新钢种的研发生产,加大节能减排改造力度,建设太原国际不锈钢生产基地;以海鑫钢铁、中阳钢铁、中宇钢铁、长治钢铁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基础,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等综合措施,打造长治、运城、临汾、吕梁钢铁生产基地。
推进大型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山西省将加快太钢集团重组安泰钢铁、美锦钢铁进度,推进太钢集团联合省内大中型钢铁企业,以新临钢实施“退城搬迁、升级改造”为契机,加快对临汾市钢铁行业的整合。通过联合重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使太钢集团总产能占到全省钢铁总产能的70%以上。同时,支持首钢长治钢铁公司的技术改造,推进长治钢铁、常平钢铁、长信钢铁、环鑫源钢铁等企业实施整合,支持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并购或投控、参股山西省钢铁企业。山西省还把关闭和淘汰落后钢铁行业生产能力作为节能减排、优化结构的重要任务,到明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11年年底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以上、炼钢产能约1600万吨;2012年至2015年,进一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使钢铁企业装备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山西省还将从严要求钢铁企业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实施清洁生产,力争明年省钢铁行业污染物总排放在 的基础上降低30%以上,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废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方案还提出,加大政策引导与支持,鼓励企业围绕“三废”的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到2011年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能耗物耗指标全部达到方案要求。
同时,山西省还将加大钢种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太钢吕梁500万吨特钢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太钢扩大不锈钢产能比重,加快冷轧不锈钢精密带钢、不锈钢无缝钢管等高附加值钢种项目建设,加快取向硅钢、铁路运输用钢、高强钢、耐候钢、管线钢等工艺、技术的研发,结合兼并重组将部分特钢品种向被重组企业转移。要求长钢尽快实施H型钢二期改造和产业升级改造;新泰钢铁在建设120万吨H型钢项目的同时,加快优质合金钢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提高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标准的基础上,山西省将加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组织领导,落实“淘汰落后”问责制,进一步明确落后产能淘汰的主体为各市人民政府,继续落实拆除经费,实施强制拆除。同时实行经济补偿,建立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