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2-10
信息来源:新华社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下发。他同时指出,工信部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钢铁产业要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
中国的钢铁行业有一个怪圈,每年都说产能过剩,每年的产能都在增加,同时落后产能的总量每年都在扩大。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钢铁行业前五强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只有29.1%。排名前五的钢铁巨头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等五大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1%。钢铁业前五强的集中度较上年仅提高0.5个百分点,前十强的集中度也只提高0.9个百分点,离国务院《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到2011年达到45%”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去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大约在10美元/吨,这与前些年钢铁行业“红火”时每吨钢几十美元的利润相距甚远,国内钢铁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因素成为钢材价格回升、行业盈利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钢产量比上年增长11.27%,全年粗钢产量达到5.68亿吨,比《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预计的超出1亿吨。中小企业粗钢产量的增幅超过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增速1倍多,达到24.73%。但真正通过各级政府审批的合法钢铁企业的产量只有3亿吨左右,另有约3亿吨未经批准。工信部加快钢铁行业重组,主要原因是目前该行业集中度低,落后产能很大。
从全球来看,美国前4家钢厂的产量占全国的61%,日本前4家钢厂的产量占全国的75%,远高于中国前5名钢铁企业产量占国内总量的比重。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中小企业粗钢产量的迅速上涨,大大削弱了大型钢厂重组对行业集中度带来的正效用。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再上产能就等于自掘坟墓。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我国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粗钢消费规模,主要原因是国家的大规模投资拉动钢材需求。但同时,去年的投资刺激也预支了未来几年的部分钢铁需求。
此次工信部出台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指导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集中度低、落后产能大的怪圈,以此改变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科学布局,增强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