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迈入新的一年国际钢铁工业将面临五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0-02-11

信息来源:新华社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国际钢铁业来说可谓是艰难的一年,在上半年饱尝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辛酸后,下半年在新兴经济体率先反弹的带动下,国际钢铁业终于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迹象。迈入新的一年,钢铁工业在向着稳步好转的方向迈进,但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钢铁产能:恢复能否与需求同步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钢铁产能利用率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年世界粗钢产量比去年将有明显增长。然而,产能的快速恢复是否与需求增长同步,一直是业界所担心的。

众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前景依然不明朗”。由于去年的市场回暖和需求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各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所拉动,今年很多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将减少,对钢铁市场的支撑将减弱。此外,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市场虽然在逐步回升,但依然脆弱,不确定因素很多,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可能再次导致产能过剩。这些都为今年的国际钢铁市场复苏蒙上阴影。

贸易保护盛行:你方唱罢我登场

迈入新的一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并没有减弱。仅仅在新年的头1个月,中国钢材产品又遭到了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的反倾销调查或裁定。

众多迹象表明,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在短期内盛行,且有蔓延之势。贸易保护主义的卷土重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这其中也包括钢铁消费用户。今年,国际钢铁贸易仍将在各方保护短期利益和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摇摆。

原材料价格上涨:“有毒”的预期

随着钢铁行业的缓慢恢复,市场上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牵动着钢铁企业的神经。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预期无疑是“有毒”的。

目前,真正的钢铁需求并没有好转,多半的需求增加只不过是因危机大幅减产后的短期恢复。专业人士表示,在其消费行业(钢铁业)前景极度不明朗的前提下,谈原材料价格上涨显然有些空中楼阁,既不合理也不现实。鉴于真实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好转,未来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不仅会阻碍钢铁行业的复苏步伐,同时还将导致市场上投机采购增加,提高了市场风险。

投资扩张:带来产能过剩担忧

虽然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国际钢铁业,但仍然没有削弱某些钢企对资本投资、扩张产能的雄心壮志。今年,韩国和印度将在资本投资领域显山露水。对于前者而言,近3年在其国内的投资项目相继完工,扩充的产能将在今年开始释放;而后者则是在今年吸引了大批国外投资者在其境内建厂,上演了一场产能升级战。

在过去3年间,韩国的浦项制铁、现代制铁、东部制铁和东国制钢等大型钢企在扩充产能方面的投资合计约达12万亿韩元,约合100多亿美元。据统计,仅新建的厚板产能就有500万吨的规模,从今年开始将逐步释放。

近年来,各大跨国钢企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据印度钢铁工业部表示,按目前的增长速度计算,印度将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碳减排:钢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碳减排几年前还是个时髦的词汇,但如今已是各制造行业最现实的问题了。

在后哥本哈根时代,钢铁业的减排责无旁贷,但巨大的减排成本和短期内无利益回报的现实也让各大钢铁企业“力不从心”,具体的减排动作迟迟得不到落实。随着国际各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提高,各国也在积极完善自己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碳减排将成为各国钢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