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02
据新华社信息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思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上月底,公司去年低价铁矿石库存已经快耗尽,现在“利润一般般”。但他并未透露是否将减产,以避免成本暴涨带来的严重亏损。
目前,国内钢企遭遇的压力远不止于此:在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钢材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政府部门在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方面又频出“狠招”。
两难:成本涨,钢价跌
前一段时期,艰难前行中的钢企仍有薄利可赚。但日渐显现的隐忧不容忽视:根据中钢协监测,前4个月进口铁矿石的到岸均价同比增长26.1%,而去年同期大中型钢厂纳入生产成本的矿价仅增长15.7%。
“这说明,前期钢铁生产实际耗用的主要是去年进厂的低价库存,随着这部分原料的耗尽,钢厂将被迫使用今年一季度后进口的高价矿,这将导致钢铁生产成本在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说。
虽然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但国内钢材价格却从4月中旬起“跌跌不休”。根据国内钢铁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最新监测数据,目前螺纹钢的价格已从前期的高点每吨4300元左右跌至4000元以下,跌幅近10%。
“国内钢价已结束上涨态势,进入一个波动调整的阶段。在价格下滑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钢铁行业的盈利将受到严重影响,部分企业可能重新陷入亏损。”罗冰生说。
“西本新干线”在最新发布的钢材现货预警报告中称,目前国内钢厂的出厂定价以大幅补跌为“主旋律”,这说明钢厂通过涨价来传导成本压力的模式已有阻力,后期钢厂能否痛下决心适度减产,可能成为本轮钢价触底回升的关键所在。
分析人士称,目前一方面国内钢价和下游订单的持续回落,另一方面钢厂前期低价成本耗尽、开始进入到高成本生产期,成本和需求的背离走势,使得钢厂全无利润空间可言。换言之,随着后期钢价的进一步回落,钢厂减产必然是大势所趋。
低附加值产品“难签证”
罗冰生称,当前钢铁生产高增长、供大于求的态势明显。据可查数据显示,1-4月,全国生产粗钢约为2.14亿吨,增长25.37%,以此速度发展,年产粗钢将达6.5亿吨。而同期的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2.06亿吨。
出口方面更不乐观,1-4月,粗钢出口占生产总量6.48%,同比仅提高1.86%。下一步钢铁产品出口态势严峻。罗冰生表示,世界钢协预期今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需求同比增长10.7%,而1-4月全球粗钢生产总量增长31.8%,这种供大于求的特点,明显对出口不利。
另外,当前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不断蔓延,目标主要指向中国,钢铁产品又是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特别是中国对美国、欧盟市场的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如此,低附加值产品将面临“难签证”。罗冰生透露,相关政府部门正在进行研究,对低附加值的钢材出口,有可能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
罗冰生介绍,据中钢协测算,1-4月,在板材生产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大幅上升:冷轧薄板产量同比增长31.8%,冷轧宽带钢增长65.1%,电工钢板增长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