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公司新闻

2023中国国际高品质特殊钢新材料论坛暨2023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23-10-31

10月24日,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主办,以“绿色特钢、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高品质特殊钢新材料论坛在上海召开。该论坛为特钢及相关行业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与会嘉宾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谋划特钢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同天,2023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也在上海开幕。

图片

论坛现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出席会议并做主旨讲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正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做了大会报告;宝武特种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步权代表中国特钢企业协会轮值会长章青云做会长致辞。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主持了会议。

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钢协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钢协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会长,东北特钢集团第一副总经理、东特股份总经理孙启;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会长,西宁特钢总经理张伯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副会长,河钢舞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朝;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副会长,建龙集团副总裁阮小江;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辽宁省瓦房店市副市长王占林;太钢总工程师李建民;攀钢集团长城特钢副总经理陈炜;河钢石钢(上海)新材料公司总经理秦伯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刘建新;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殿中;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特殊钢冶金研究所所长姜周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李京社;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殿文;南钢常务副总裁徐晓春等来自重点特钢生产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媒体的代表。

图片

何文波做主旨讲话

何文波在主旨讲话中表示,在钢铁产业实现高端化的过程中,特钢行业应该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何文波强调,特钢领域是中国钢铁产业实现高端化的焦点,很多待攻关、待突破的产品和技术都集中在特钢领域。特钢人要有使命感,也要有紧迫感。首先特钢企业要全面掌握特钢生产的核心技术问题。希望特钢协能认真组织企业,以自主可控为战略基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主题,瞄准关键短板发力,构建创新生态圈,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其次,特钢行业一定要在三品(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企业要打造三品的优势,行业要形成三品的氛围,政府要创造三品的环境。再次,特钢要加快在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方面进步的步伐。最后,政府和行业要为特钢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环境。

何文波表示,当前,钢协做的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解决特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项是世界前沿低碳技术开发支持计划,第二项是鼓励以特殊钢为主的关键材料扩大生产、扩大市场的政策保障计划;第三项是准备对中国电炉生产技术和装备进行全面盘点和评估,研究在低碳、零碳目标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电炉自身低碳技术进步和技术突破。

图片

钱刚做主题演讲

钱刚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特钢代表着钢铁行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与最活跃的创新基因,为多个战略产业提供基础支撑。钢铁行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就在于特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钱刚表示,特钢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面对行业下行周期,要强化行业协作互联。建议由中钢协或特钢协牵头,协同中国钢研等权威科研机构,进一步深化各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协作;同时牵头龙头企业,聚集优质研发人才与资源,攻关重点新材料与卡脖子技术;此外,积极配合钢铁行业碳交易体系建设,合作制定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核查机制。二是要锚定国家战略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国产替代,同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用优质特钢产品助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三是要勇担企业社会责任,深化绿色转型;四是要紧跟技术变革步伐,推动数智提升。

图片

刘玠作大会报告

刘玠在题为《人工智能——科技推动社会变革》大会报告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他表示,当前已进入到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将引领划时代的变革。习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刘玠在大会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带来的挑战,要适应它、学习它、应用它、发展它。刘玠表示,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各种数据,大数据是极其丰富的资源,我们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去收集、筛选、分析和运用它。在冶金行业,已经有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手段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在特钢领域能开发、应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成果,以推动特钢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图片

干勇以视频方式作大会报告

干勇在题为《先进钢铁材料支撑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视频报告中表示,我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第一大国,推进“双碳”战略的实施,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战略,亟需发展灵活智能可控的清洁能源技术及其关键材料;要加快构建顺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内要求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干勇表示,上述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先进能源材料的强有力的支撑。亟待通过国家层面的平台布局,集聚全国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共同突破关键材料研发及其部件制备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确保国家任务的如期实现。

图片

刘正东以视频方式作大会报告

刘正东在题为《650±50℃电站动力关键材料迄今历史总结》的视频报告中,对研发超超临界燃煤电站的意义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从亚临界到超超临界,每千瓦时能电能节煤68克,发展6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我国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最重要举措。我国应用在600℃电站的耐热无缝管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0年,国家能源局组建了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进行攻关,第一步计划用10~15年时间探索马氏体耐热钢厚壁件温度极限,建设630~650℃示范工程;第二步计划用20~25年时间探索耐热合金厚壁件温度极限,建设700℃示范工程。

刘正东表示,高端材料从研发到应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国家上升期和强盛期的重大工程是驱动关键材料研发和工程化的最重要动力;此外,杰出工程专家的远见与坚持也极其重要。

 

图片

陈步权作会长致辞

陈步权在会长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特钢企业紧紧把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主动承担国家使命,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特殊钢产品新的需求,解决了一些“卡脖子”和高度依赖进口的产品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产业链向中高端升级。

陈步权表示,我国特殊钢行业品种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销总量位居世界首位,生产流程和制造装备不断创新,已经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产品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正在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产业集中度还相对较低,先进材料保障能力,还有部分核心产品和尖端技术依赖进口,以低碳化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还任重道远。

图片

王文金主持论坛

图片

范铁军做大会报告

范铁军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从政策、生产、研发、用户等多角度入手,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圈。要以产品为纽带打造产业共同体,原材料供应端着力降低使用成本,主动寻找合作方向;材料应用端要明确材料性能要求,吸纳上游企业参与研发。要更好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协调作用。以产业链为核心,组织开展关键装备技术攻关;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开展上下游产业对接会,着力打破产业间技术壁垒,推动标准、规范升级优化。鼓励参与全球竞争,鼓励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特钢产品出口,鼓励有实例的特钢企业走出去;要以标准+认证为抓手,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协同体系。

此次论坛还吸引了有关地方政府领导和相关行业专家前来参会。

 

图片

曹建军作城市推介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市长曾建军介绍了江油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他表示,有“李白故里 特材新城”之称的江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处于该地区的四川特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超高强钢等材料及延伸加工业。曾建军欢迎相关企业到江油寻找投资兴业的良机。

图片

马英骥作城市推介

辽宁省瓦房店市委书记马英骥对瓦房店的地理位置和优势产业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瓦房店被誉为中国轴承之都,拥有丰富的轴承钢应用场景,能够为特钢企业提供良好的销售市场,提供轴承钢研发平台;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营商环境。马英骥表示,瓦房店期待能与广大企业家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图片

周晓平作大会报告

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大校周晓平在论坛上介绍了我国海军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舰用钢材的基本性能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舰用钢材需要优良的抗腐蚀性,对钢材的强度和耐压性、零磁性也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海军舰艇、潜艇所用的特种钢板种类繁多、功能不一,其厚度、具体性能也各不相同,研制舰用钢材是一个成体系的困难工作。周晓平表示,希望国内优特钢企业能够提供更多优质钢材用在中国海军的舰艇上。

图片

韩木林作大会报告

中国锻压协会副理事长韩木林在演讲中对锻压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特钢的需求进行了介绍,对中国锻压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对优质特殊钢的需求,希望特钢行业加强控制管理和技术能力,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严格产品标准,提升产品纯净度,树立品牌理念,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满足锻压行业对优质特殊钢的需求。

论坛召开前一天,召开了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会长见面会。

图片

会长见面会现场

10月25日,中国国际特殊钢生产技术创新研讨会和2023中国国际特殊钢设备研讨会同期举行。

图片

中国国际特殊钢生产技术创新研讨会现场

图片

2023中国国际特殊钢设备研讨会现场

 


 

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开幕式及巡展

10月24日上午,与会嘉宾参加了2023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此次展会为期4天(10月24日~27日),有近3000家企业参展,总展出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为中国特殊钢企业与上下游行业中外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何文波、钱刚等领导嘉宾共同为展会开幕剪彩。钱刚在开幕式上致辞,刘建军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

图片

2023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开幕式剪彩仪式

图片

钱刚在2023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上致辞

图片

刘建军主持2023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开幕式

图片

嘉宾步入会场

 

巡展

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中信泰富特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宝武特冶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太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沙钢东北特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西宁特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河钢舞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攀钢长城特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建龙北满特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济源钢铁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广大特材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嘉耐股份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冶金工业规划院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南钢展台图片


图片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江油市展台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瓦房店市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龙凤山铸业、上海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金报的联合展台


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龙凤山铸业、上海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金报的联合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龙凤山铸业、上海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金报的联合展台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在龙凤山铸业展台前合影图片
图片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冶金工业出版社展台并合影


签约仪式及《特殊钢》杂志编委授证

10月24日的论坛上举行了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与昆明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刘建军、刘殿文分别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论坛上还举行了《特殊钢》杂志编委授证仪式。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与昆明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图片

颁发第十届《特殊钢》优秀编委证书

图片

图片

颁发第十一届《特殊钢》编委证书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