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12
据中国钢铁新闻网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武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在东京召开的世界钢铁协会年度大会上说,中国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太多,需要整合生产、提高质量,这一观点向全球竞争者传达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
中国对钢铁行业运营的整合及对高利润钢铁种类的重视为世界其他钢铁制造商带了了机遇和挑战,这些企业的高管们日前聚集在东京召开会议,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讨论该如何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面前竞争发展。
过去,亚洲、欧洲和美国的竞争企业们在很大程度上不把中国寻求更有效率的发展的承诺当回事。如今,他们正加快制定防御措施,更新技术,在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投资,并争取与中国钢铁企业寻求合作。例如,美国钢铁发展公司日前与中国鞍钢集团签署将在美国合建五家钢铁工厂的合作协议;韩国浦项综合制铁公司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近日决定与中国企业分享技术,宣布了一项允许两家中国钢铁企业使用其Finex节能制铁加工技术的协议。浦项从产量来看是世界第四大钢铁制造企业。
作为主要的出口商,浦项综合钢铁公司一直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担心其专利技术会被中国竞争对手采用。然而,该公司已经不能再无视中国越来越重要的主要钢铁消费国的角色。其发言人日前表示,这是他们进入中国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在中国获得钢铁生产的立足之地困难重重。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首席执行长米塔尔希望在中国生产钢铁,但同时也希望保持对那里企业运营的控制。
中国一直坚持中国生产商保留国内合资企业的大部分所有权。安赛乐米塔尔的战略目前看来是为了通过其在中国现有的两家合资生产企业,显示它将会是一个良好的企业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进钢铁产业的整合,以铸就更多像武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而减少小型独立生产企业的数量,这类小厂往往使用陈旧、低效的技术,并且对中央政策的响应不那么积极,但到目前为止,整合行动成果有限,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地区的小厂仍是就业大户,这些地区反对整合。而现在,由于满足经济高速增长所需的桥梁、建筑和汽车大量使用钢铁,钢铁行业的整合已经变得更加紧迫。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用户,约消耗全世界一半的产出,1980年这个比例才25%。
中国的钢铁产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约为全球产量的50%,这还意味着它需要使用全球更大比例的铁矿石和煤炭。
如果中国减产成功,世界钢铁厂商支付的铁矿石和煤炭价格有可能降低,这对于其他国家面临着国内市场疲软的钢铁生产商来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日本最大钢铁生产商新日铁社长宗冈正二说,不确定性很多,复苏速度缓慢,明年会更慢。
中国众望所归的钢铁行业整合,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以牺牲生产低利润建筑级钢铁的厂商为代价。
帮助楼房屹立不倒、桥梁保持稳固的钢筋和横梁之类的钢铁产品,占中国钢铁消耗量的一半以上,但随着中国建筑业的繁荣趋冷,供给就出现了过剩,利润率变得很微薄。使用恰当的技术,中国可以让这些钢铁厂转而生产级别更高的钢铁产品。中国钢铁生产商非常明白,由于自己缺乏技术和生产能力,更高级别的钢铁产品往往都是进口的。
邓崎琳认为,中国钢铁产品将会升级的观点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更高、利润率更高的钢铁市场只会充满越来越多的竞争。
宗冈正二说,日本钢铁生产商需要削减成本,可能会不得不把更多生产活动转移到国外,以利用更加有利的汇率优势,并进一步接近它们的出口市场。当前,世界其他一些钢铁生产商正在削减成本、改进技术,以应对中国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