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我国钢铁业高速增长动力减弱 2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价齐跌

发布时间:2011-03-15

据新华社信息 

真实的市场供需看来正在“调理”中国钢铁业的“虚火”。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2月份铁矿石进口量环比下降近三成,进口矿价在短短几周时间内也跌去近一成。

矿价已与中国钢厂的出厂价及国内现货市场的钢价“三向同步”进入下行通道。一家国内颇具代表性的钢厂相关人士表示,我国钢铁业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长动力已减弱,势必在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动力源”。

今年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出人意料”地创出历史新高,当时一些市场人士对之作出“深度解读”,认为我国钢铁业后市预期较为乐观。但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迅速改变了这些看法,今年2月,我国进口铁矿石4864万吨,环比下降了29.44%,同比下降了1.5%。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口矿目前的表现是“量价齐跌”。据国内有代表性的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监测,目前国内港口的现货矿持续弱势运行,外矿报价走低,63.5%品位的印度粉矿现货报价已从春节之后的每吨近200美元急跌至179美元,跌幅近一成,但终端需求依然无起色,有一些小户商家反映,自己手头的矿石资源,即使价跌明显,仍不能带动钢厂的采购意愿,整体成交情况较差。我国自产的铁精粉价格也在大幅下跌,钢厂采购不积极,频频打压市场的报价。

不仅矿价,国内钢厂的出厂钢价与现货钢市的市场价都在“同步下跌”。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市场报告,至本月上旬,国内钢材价格已连续第二周回落,降幅正在扩大。预计短期内钢价仍有小幅下降的空间。

“西本新干线”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春节之后,以建筑钢材为代表的西本指数已由最高位的每吨4910元下调至目前的4650元,跌260元。国内钢厂正在全面下调出厂价格,在建筑钢材领域有代表性的沙钢,对本月中旬的出厂价每吨下调300元,并对前期合同每吨补贴200至300元。合同组织不畅是钢厂价格全面下调的主要原因。有人士估计,以目前的原料成本与市场价格相比较,一些钢厂的生产已基本无利可图,如果市场价格继续下跌,不少钢厂将陷入亏损。

记者从此间一些钢材市场了解到,春节之后持续的钢材终端需求不畅,是钢市出现变化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上海的建筑钢材市场上,终端采购基本都是针对相对低价位的资源按需采购,以往占据相当一部分份额的中间倒手贸易,处于观望停滞的状态,真实的供求开始调节钢市的运行。

但国内钢铁业“虚火”惯性依然较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粗钢产量达到5431万吨,同比增长9.7%;日均产量193.96万吨,创出历史新高。相关分析师认为,钢产量“不合时宜”地回升,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市场供应压力。

国内钢铁业的领头企业还是保持了较为清醒的头脑。国内一大钢企高层对记者说,我国钢铁业过去多年一直保持的高速增长已经结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钢铁需求的增速趋缓,行业运行成本上升的压力凸显,钢铁产业将步入低盈利时代,并进入低碳化的发展阶段。从发展趋势看,基本生产要素在钢铁业竞争力结构中的影响将趋于下降,创新研发等高级生产要素及软实力的影响将上升。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也认为,钢铁业面临的并不是短期的市场调整,而是一个“转型发展期”,通盘谋划十分重要,不能就事论事。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国内钢铁业今年将再度面临上游高成本原料及下游不畅需求的“两头挤压”。更有甚者,这种“两头受挤”状态,可能呈一个长阶段而非短期的特征,迫使国内钢厂全面进入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