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山西先行或成为全行业的样本

国内焦炭业整合序幕拉开

发布时间:2011-04-06

据信息资源网     

以2009年全国瞩目的煤炭资源整合为序曲,今年山西资源整合指向焦炭领域。日前山西省出台《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其目标为:在今年年底前,将目前227户焦化企业整合减至150户左右,到2015年保留至60户左右。

作为煤化工产品和高炉冶炼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料,焦炭上承焦煤、下接钢铁,联接煤炭和钢铁两大支柱性产业。占据全国21.87%产量、88.03%出口量的山西焦炭业整合,或如同其煤改一样,将成为我国7000亿市场规模的焦炭资源整合样本。

山西74%企业将被整合

在3月上旬,中焦协由会长黄金干带队前往山西,与山西高层就该省焦炭业整合做了深度商谈。

“山西方面的信心很足,但如何以市场为主导做好焦炭业的整合仍然是一个新的命题。”中焦协秘书长杨文彪告诉记者,整合之后,山西需在焦化产业链延伸、资源和市场接轨以及钢厂和焦化企业结合等方面下苦功。

根据山西焦协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山西省焦炭产量为8476.3万吨,全省共有227户焦化企业,分布在60余个县区内,产业布局极为分散。

根据《意见》的要求,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山西省焦炭总产量,“十二五”期间将不再批准单纯扩大产能的焦化项目;227户焦化企业将在今年砍去77户左右,2015年减少至约60户,即74%的企业五年内将“关、停、并、转”。

整合年初已露端倪

2月底,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山西省政府重点推进焦化企业整合重组。任润厚原为山西潞安集团董事长,今年1月才调任山西省省政府工作,其在煤焦领域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

3月8日,任润厚就焦化行业联合重组听取专家和企业的意见,研究推进焦化行业联合重组工作措施。

“不整合怎么办,自 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的焦化行业普遍亏损,迄今已有近三年。”焦煤集团一位高管称,去年山西焦化行业的开工率仅有52%。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外省钢企焦炭自给率的提高和独立焦企产量的扩张,山西省焦炭的市场占有率逐年降低。去年山西省焦炭产量仅占全国比重的21.87%,而五年前这一比重为40-50%,更早些则为70-80%。

前述焦煤集团高管指出,4.3米及以下的焦炉占山西省焦炭总产能的75.28%,而这也是国家要求淘汰的对象,由是成为此次山西焦炭业整合的重要推力。

山西焦协在“2010年山西焦化市场运行状况报告”中认为,由于国际油价走高,能源危机又见端倪,由于比价效应,将会带动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拉高焦炭生产成本,而通过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措施,才能促进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意见》显示,今年焦炭企业的入门门槛将由先前的70万吨升至90万吨,2015年这一数字则将达到200万吨,而在2009年,山西焦炭产能2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10家。

区别于“煤改”

根据《意见》要求,山西省焦化行业整合将遵循开放原则,淡化行政色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相对煤炭行业,山西省对焦化行业整合持更为开放的态度,是为了鼓励有实力的煤炭企业、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等上下游相关企业与焦化企业间进行兼并重组,提升焦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类似2009年提出的‘九合一’整合很难实现。”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市场力量将占据主导。2009年5月,《山西焦化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其整合企业目标与现今《意见》相同,并计划整合9家国有焦炭企业为1家。

李朝林的观点是,与煤炭整合过程中“国进民退”的质疑不一样的是,焦炭行业可能会存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整合。问题在于,民营企业并没有像山西五大煤企那么强的财力和人力。

“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整合起来难度更大。”山西焦协秘书长张岗峰先前向媒体透露,民营企业整合涉及产权、公平交易、价格评估、利益分配等众多问题,如果能先期通过国有企业整合,将能对民营焦企起到带动作用。

杨文彪说,山西焦炭行业整合的下一步产业动向是“焦化并举、以化为主”,此举可解决山西在该行业上产品单一的问题。

根据山西省方面的目标,整合之后,将从焦炭发展到煤化工,增加焦化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及焦炉煤气化工合成三个方面,精细化工产品,形成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