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我国钢铁业利润率远低于工业平均利润水平

微利时代 钢企谋求非钢转型

发布时间:2011-04-13

据新华社信息 

钢铁业在挺过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寒冬后,并没有迎来盼望的春天.去年,钢铁业的利润率因远低于工业平均利润水平,被称为我国“最不赚钱的工业”.面对正在步入微利时代的经营形势,我国钢企积极实施非钢转型,开展多元化经营.

钢企不再“以钢为纲” 非钢不再列为副业 

我国钢企非钢产业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主业的补充或为主业服务的配角地位来发展,地位并不重要.随着钢铁市场扩张空间的日渐缩小,加上利润率的持续低下,武钢、首钢等钢企在“十二五”规划及发展纲要中,都将非钢产业提到更重要的地位,不再将其作为副业、辅业来发展.

武钢集团去年的非钢业务利润达到1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武钢相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武钢将把非钢产业的发展思路从“一业为主”变为“一业为主,适度相关多元”.企业将围绕供销链发展矿产资源、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相关产业,围绕生产链发展工程服务、后勤服务、金融服务类产业,围绕价值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十二五”末,武钢规划总收入将达到3600亿元以上,非钢产业收入1100亿元以上,占比将超过30%.

另一家大型钢企首钢早在2001年,其非钢产业就已经占据了其利润整体的“半壁江山”.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首钢集团已经建立起了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在钢铁主业之外建立起了广泛的非钢产业,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平安挺过金融危机的大小钢企多数都发展有自己的“副业”,这些“副业”为钢企提供了一定的利润.尤其一些中小型钢企在主业亏损的情况下全靠副业盈利支撑,这种看似“本末倒置”的做法,昭示着企业已经在做转型的准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非钢业务既可以使主业在低盈利甚至负盈利环境下生产,也可以为其钢铁主业的横向扩张输血.

非钢产业前景宽广 但需注意几个问题 

钢铁业目前面临经营方式的巨大转型,非钢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钢铁物流为例,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物流量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流通范围和增值空间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李世俊介绍,钢铁消费预计在“十二五”末期达到7亿左右吨,接近饱和,钢铁业物流配送水平提升,可以实现钢铁业的精细化生产,同时还将通过减少流通环节来降低成本,为钢铁业带来巨大的附加值.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说,目前我国钢产量与物流量的比例为1∶5,即每生产1吨钢,需要5吨物流量.去年,我国生产了6.3亿吨钢,产生30多亿吨钢铁物流量.同时,由于钢铁物流具有流通加工功能,2009年,钢铁物流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6.7%,一些贸易加物流的钢铁流通企业利润率甚至达到8%左右,远远高于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利润率1.2%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钢铁业的平均利润率.

面对非钢产业宽广的市场前景,业内专家认为,不断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好事,但钢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必须处理好主业和副业的关系,避免出现种好副业地、荒了主业田的局面:

一、主业、副业要明确定位,以企业发展为核心谋发展.主业和副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企业整体的发展.所以,要围绕“企业发展”的核心,明确主业、副业的战略定位,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让主业、副业扮演各自合适的角色至关重要.

二、主业、副业分清界限,独立核算.副业与主业有不同的理念和运营系统,最忌主业、副业纠缠不清.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发展副业的时候往往共用原来的很多人力、物力等资源,导致公司职能不清楚,责权不明确,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通常主业、副业应该独立核算各自的利润,明确各自的投入产出比,这样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战略,让企业整体获得健康发展.

三、成立主业、副业间的协调、管理机构合理分配资源.由于主业、副业间的某些必然联系,经常会有很多交叉工作、内部工作需要协调处理,这就需要有相对独立的部门,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疏通、协调,及时解决二者间存在的矛盾问题,并根据其不同定位给予合理的资源配备,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