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17
据新华社信息
当宝钢、武钢两大中国钢厂的沿海精品钢铁基地迟迟未获全面开工批文,邻国印度钢铁产业正积极扩大产能,蓄势待发。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在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间,印度的钢铁产业将进入不断建立新的钢厂和投入冶金设备的时期。”日前在印度举行的西门子奥钢联第五届冶金与采矿全球媒体峰会上,全球最大的冶金设备供应商之一西门子奥钢联部门总经理Tim Dawidowsky表示,虽然西门子对全球冶金设备市场的增长预测是3-5%,但印度市场增速将达到12%。
中印两国竞争历来被誉为“龙象之争”,但在钢铁产业,中国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去年中国钢铁业6亿多吨的产量,但印度产量仅为7000万吨。然而印度方面已经计划,到明年要实现1.2亿吨钢铁产量,增幅巨大。这对于将南亚市场作为出口重点之一的中国钢铁业而言,不啻为一个潜在挑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本是中国除了三大矿之外的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地,一旦印度国内钢铁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对于正处于结构调整中的中国钢铁产业而言,亦不算佳音。
供不应求
印度国内钢铁需求年增幅大于钢铁产能增速。即使是在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急需加速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街较为陈旧的汽车,以及提升其他耐用消费品的诱惑,在印度国内钢铁制造商和外国投资者眼中,处处都是发展良机。
统计显示,2009-2010财政年度,印度的钢铁消费量同比增加了9.04%至6455万吨。由于需求旺盛而钢铁企业产能不足,2011财年(自4月1日起),印度的钢材进口预计可达到1000万吨,同比增加43%。
作为世界第五大钢铁生产国,印度目前钢铁年产量仅为7000万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汽车及其他耐用消费品需求增加,印度国内钢铁需求年增幅为8%至10%,快于钢铁产能6%至8%的增速。
世界钢铁协会此前发布报告预测,今年印度钢铁需求增幅将达到13.3%,大大高于全球5.9%的增幅,明年其钢铁需求增速则将进一步提高到14.3%。
扩张计划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钢铁行业发展的机遇非常大,但我们这一产业应在一开始就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印度NMDC负责人Rana Som在峰会上表示。该公司乃印度最大的铁矿石商,供应了印度国内钢厂80%的铁矿石,同时也出口中国。
这一想法令Tim Dawidowsky甚为赞同。“我们在印度的每一个客户都雄心壮志,制定了几年的扩张计划,并大笔投资扩建钢厂,引进设备。”他向记者分析,“但在钢铁产能扩张道路之初,可以说现在的印度就已经开始集成一体化理念,从矿石资源做起,以确保原料来源。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也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可能开始得晚了一些,已经无法摆脱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性。”
在印度钢铁产业进行纵向设计的同时,产能扩张步骤也正全面铺开。
事实上,过去8年中,印度钢铁产量已经同比翻了一番,其中获利最大的乃是印度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Jindal Steel。
该公司旗下金达尔西南钢铁厂JSW的负责人表示:今年,金达尔的钢铁产量预计达1100万吨,但是潜在产能至2020年预计可以达3200万吨。
中国挑战
除了出口,中国公司在印度钢铁市场难有更大作为,印度钢铁业的开发,为冶金设备制造商们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同时,日益上涨的原料价格和能源成本以及越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也对新建或已建的钢铁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将新技术推向市场的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为此奥钢联将继续扩大自身的产能。”西门子奥钢联首席执行官Werner Auer告诉记者:“同以往相比,我们将自己生产更多的钢铁厂部件,继续在中国和印度开设新的工厂。”但对于印度近邻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中国而言,印度市场近在咫尺却难有更大作为。
Tim Dawidowsky分析认为:“现在印度钢材市场供不应求,但我并不认为中国钢厂在印度有除了出口以外的更大的机会。在印度,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自行建厂以满足需求,而在中国,我们也几乎从未听闻中国客户有到印度投资建厂的任何计划。”
事实上,尽管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印度钢铁市场对于外国投资商一直持保守态度。为此,浦项已经等待了整整6年时间。6年前,浦项和奥里萨邦政府签订协议,以建立一个包括配套电厂和港口在内的综合性钢铁项目。但当地居民反对征地,环境保护人士提出批评,双方在就业岗位等问题也存争议,导致项目拖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