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受困于产能过剩、进口激增和利润率低等问题

欧洲不锈钢行业必须改革但挑战巨大

发布时间:2011-08-05

据信息资源网

欧洲不锈钢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进口激增和利润率低等问题。虽然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欧洲不锈钢行业必须进行改革,但经过各方多轮会谈,依然无法就改革方案达成共识。有人认为重组是大势所趋,有人却认为重组难以实施。与此同时,有关何时重组也是众说纷纭。

改革初现“苗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欧洲几大不锈钢巨头近来的一些动作将推动改革的进行。这些动作包括:今年初,安赛乐米塔尔剥离其不锈钢和电炉钢业务,成立独立上市公司——Aperam;蒂森克虏伯计划从主业务中剥离不锈钢业务;奥托昆普公司任命新首席执行官,旨在带领公司摆脱亏损困境;阿赛里诺克斯将成立一家独立于主控股公司之外的新公司,接管西班牙南部的板材业务。

安赛乐米塔尔剥离其2006年大手笔普碳钢收购交易组成部分的不锈钢业务,引发全球媒体对该行业的关注。业内分析师Markus Moll认为,部分钢铁集团将剥离或出售不锈钢业务,以优化后者的独立经营。“换句话说,就是将累活转给别人干。”他评价道。

一旦蒂森克虏伯如期剥离其欧洲不锈钢业务,加上Aperam的成立,欧洲不锈钢行业发展就会明朗化——四大厂商相继上市,财务全部透明化,完全市场化运作。

改革面临挑战

市场难以对改革方案进行预测。大部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是合并后减产以实现协同效益最大化。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我们不能指望合并解决所有问题。”

同样,即便欧洲四大不锈钢巨头——蒂森克虏伯不锈钢公司、奥托昆普公司、Aperam和阿赛里诺克斯公司愿意解决问题,但改革方案也不全由他们决定。

此外,行业改革还面临其它几大阻力,尤其是一旦合并后,形成市场份额超过40%的巨头,必然将引起反垄断调查。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欧盟不点头,一切都是空谈。”他还说,欧盟对合并设置了诸多限制,并有权要求实施补救措施,这让合并变得难上加难。

所有潜在合并的参与者肯定会全力争取向股东提交双赢方案。当然方案会受到约束,因为大家都会全力争取保留平台。此外,职业经理人们也不会提出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失业的计划。

国家利益也会影响合并。以奥托昆普公司为例,政府持有其30%左右的股份。即便政府没有直接参与企业运营,但关闭工厂设施却极易引发政治事件,由此付出的社会和环境成本过高,合并后的协同效应短期内难以进行弥补。

可能的合并组合

不锈钢行业的振兴需要所有成员企业永久性大幅度减产。金融危机期间,欧洲不锈钢厂一直都配合减产,按需定产,但这种做法只有在不削减运营费用的情况下,才能持续较长时间。

阿赛里诺克斯可能是唯一能长期减产的不锈钢生产商,这点通过其下半年的短期工作制就能看出。其它3家公司则不同,必须按比例削减工作量。不过没人会单方面关闭工厂,因此如果非减产不可,那合并双方最可能同意的方法就是削减部分重叠产能。前安赛乐米塔尔欧洲不锈钢副总裁、业内咨询师Cedric Orban认为,只有在欧洲拥有多处资产的厂商才可能进行重组,因为他们有能力关闭部分熔炼产能。

蒂森克虏伯Nirosta与Aperam的铁素体业务都很强劲,业内人士普遍认为,Nirosta旗下部分轧钢厂的表现优于Aperam。但是,考虑到反垄断问题,为优化熔炼和轧钢厂的运营而进行合并是不允许的。Orban表示:“Aperam和Nirosta的市场重叠,也是部分汽车行业和白色家电行业大客户仅有的欧洲供应商。一旦两者合并,其市场份额将高达80%。”他还说,Aperam或许更适合与蒂森克虏伯Acciai Speciali Terni合并,但这样一来,奥氏体热轧不锈钢市场又可能被奥托昆普和蒂森克虏伯Acciai Speciali Terni所垄断。“奥托昆普和Aperam的合并如果能取得突破,还是很有意义的。” Orban表示:“一方面奥托昆普旗下工厂可以转移部分特级品至Aperam旗下工厂,另一方面双方可以重新分配生产设备。”

合并重组之外的改革可能

虽然市场一直关注通过并购和优化实现欧洲不锈钢板产需平衡,但这就是最佳方案了吗?行业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不这样认为:“对一个成本架构十分稳定的行业来说,改革结构的意义不大。现在的行业结构无法进行大的战略调整。”

企业并购不仅因反垄断和文化差异问题而难以实施,而且过程十分艰辛,成本非常高昂。分析师表示,即使合并,企业业绩也不会有大的提升,财务状况也不会有明显的改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结构重组,而是改变经营模式,后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欧洲不锈钢生产商找出一种区别于共同经营的合作方式。其二,钢厂彻底改变定价方式。不锈钢行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失去了定价权,总是执着于将合金附加费的波动风险完全转嫁给下家。生产商必须改变这种定价模式,承担部分合金附加费的变动风险,以提高价格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