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喀麦隆驻华大使发表演讲时表示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面临良好机遇

发布时间:2011-11-17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近日从在海南举行的“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二次大会获悉,当前非洲经济增长加速,政治形势趋于稳定,中非政府双边经贸合作的各项促进措施稳步落实,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内外环境趋好。 

据世界银行预测,今明两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分别可达到5.5%和6%。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后五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经济体,将有7个是非洲国家。

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在圆桌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说,非洲拥有10多亿人口的市场,并具有对接欧洲市场的优势。今年是非洲的选举年,有17个国家举行大选,绝大多数顺利完成了权力平稳过渡,政治形势趋于稳定。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投资领域由传统的采掘业向加工制造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金融、通信,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不断拓展,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面临良好的机遇。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已有良好的基础。外交部原副部长吕国增介绍说,去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创记录的1269亿美元。今年1-9月,中非贸易额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0.3%,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工程承包市场、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中国在非洲企业已经达到1600多家,目前,中国各类对非洲投资合作项目共雇佣当地员工近35万人。

随着中非政府双边经贸合作的各项促进措施稳步落实,中非贸易和投资机制化安排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良性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中非关系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

商务部原副部长孙广相介绍说,截至目前,中国与非洲43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联委会或混委会机制,与45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与33个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11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此外,中国设立的中非发展基金,对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非发展基金决策投资超过15亿美元,支持项目超过50个。

中国在非洲5国已设立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埃及苏伊士合作区已入驻企业25家,投资2.9亿美元。为促进双边贸易平衡、缩小与非洲部分国家的贸易顺差,中国政府积极扩大自非洲进口,给予与我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60%输华产品免关税政策已经开始实施,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进口业务开展。  除上述各项促进措施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在非洲开展业务,摩洛哥、埃及等5个非洲国家的6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吕国增认为,中国和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非洲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中国有适用技术和成熟经验,双方互补性强,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挖掘合作潜力,重点加强在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能源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中非合作圆桌会议”是由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根据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提出构想,于去年10月发起设立的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