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中国最大无缝钢管生产企业首次到大洋彼岸建厂

“双反”壁垒高筑  中国钢企的破障样本

发布时间:2011-11-22

据新华社信息

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的海港城市科帕斯最近掀起了一股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商业习惯的热潮。因为在历经5年谈判后,一家中国钢厂将在此扎根。

今年10月3日,天津钢管集团投资10亿美元的新钢厂在得克萨斯州科帕斯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在美国最大的一笔制造业投资,也是中国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首次到大洋彼岸建厂。

两年前,美国商务部终裁决定,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这是奥巴马上台后,针对中国的第一起“双反(反补贴、反倾销)”案件。同时也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最大的一起案件,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

一年前,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13.66%至53.65%的反补贴关税,以及48.99%至98.74%的反倾销关税。

天津钢管被迫选择在美国本土设厂。本月16日,天津钢管国贸公司副总刘晖向记者表示:“除美国之外,欧盟也对我国的无缝钢管进行‘双反’调查,主要的钢管产品基本上都出不去了。关税太高,没法弄。”

与天津钢管直接赴美建厂不同,同样深受“双反”影响的另一家主要钢管生产企业常宝股份,自去年以来一直坚持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美国商务部。

加入WTO之后,国际贸易摩擦频繁,中国企业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

海外建厂

刘晖告诉记者,去美国建厂本是公司海外扩张的一个既定计划,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为争夺科帕斯市的这个项目,美国本地就曾有75家竞争者对此表示垂青。天津钢管则经过对30个可选地进行精心筛选和艰苦谈判后,与科帕斯市最终敲定。

天津钢管副总经理张文烽说:“该项目运行所需主要原辅材料在当地采购,能源介质由当地供应。项目选址在墨西哥湾,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

钢铁业是国际贸易争端的“重灾区”。上述项目谈判进行的同时,美国不断向中国钢铁业施压高额反倾销、反补贴税率,产品从钢绞线到钢格栅板,从油井管到无缝钢管再到油井钻杆。

成功到美国建立工厂,对天津钢管而言就有了新一重的意义。钢管进口到美国,公司方面测算最多只能承受20%的关税。“双反”之下,在目标市场直接生产是中国钢铁企业合法规避贸易调查的长远方法。

科帕斯市地区经济发展公司执行副总裁和首席业务发展官Johnston直言:“这又增加了一个必须拥有一家美国工厂的理由。”

然而,中国钢铁企业到美国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去年9月,鞍钢与美国钢发展公司签署协议,拟合资在美国建设一家年产量30万吨的螺纹钢厂。尽管鞍钢只占该钢厂14%的股份,但由于是中国央企在美首次参与投资建设钢铁项目,遭到美国国会52名议员联合写信反对。

本月6日,一位关注这两宗交易的人士告诉记者:“鞍钢的投资需经美国外资审查委员会通过,而天津钢管完全是一个绿地投资(也称创建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在程序上就避免了这一关,而且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

诉讼抗争

相比天津钢管投资浩大的“双赢”举措,常宝股份采取了更直接的渠道表达抗议:将美国商务部告上美国国际贸易法院。

2009年4月8日,包括匹兹堡美国钢铁公司、Maverick管材公司在内的7家石油管材生产商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一起,向美国商务部等提起针对中国输美的油井管双反诉讼,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去年4月9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审裁决,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29.94-99.14%。

这一结果,令常宝股份经历了极端戏剧化的一幕。因为在反倾销税率部分,美国商务部在2009年11月给出的“初裁”结果为0-96.51%,天津钢管和其它企业为96.51%,只有常宝股份获得了宝贵的0税率。这意味着常宝股份仍有出口美国的希望。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终裁结果中,美国商务部把99.14%的倾销税率扣给了原来税率为0的常宝股份。

常宝股份的一位副总向记者直言:“我们觉得很不公平,本来就是零税率,我们并没有低于正常价值在销售。”

99.14%的反倾销税率,12.46%的反补贴税率,合计税率高达111.6%,再有神通,出口美国也无望。而之前,美国是常宝股份最大的出口市场。

该副总告诉记者,在去年10月左右,常宝股份提交相关材料,就反倾销终裁结果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宣布美国商务部对公司的反倾销裁定是“没有实质证据支持且与法律不符”,并请求法院将此事项发回美国商务部重新审核。

他向记者表示,“尽管律师费用高昂,打官司耗时耗钱,但我们必须做这件事情。企业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还是应该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