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中钢协为今年国内钢铁业定调

控产量是行业“保盈利”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2-01-11

据新华社信息

去年1-11月,中钢协会员钢企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2.55%,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

1月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秘书长张长富表示,尽管行业利润率处于垫底位置,但钢铁业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约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产能过剩的压力由此日趋加大。我国钢铁业经历了10年之久的产能、产量双双爆发式增长,已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

去年,钢铁业呈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的“三高一低”特点,行业利润率处于我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

面对产能过剩压低产品价格的困境,中钢协会长、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表示,今年钢铁业将把“控产量”作为基本要求。

朱继民预计,今年整个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的压力,行业利润或仍将处于较低水平,钢铁生产企业微利或亏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亏损面扩大

今年,钢铁业“保盈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去年9月开始,钢铁业亏损面大幅扩大。据中钢协统计,去年10月份和11月份,国内主要钢企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分别只有14亿元和12.2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分别只有0.48%和0.43%,11月份若扣除投资收益则净亏损9.2亿元,企业亏损面已超过三分之一。

朱继民表示,由于信贷政策持续收紧,许多钢铁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加上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生产经营陷入严重困难”。

钢企承担了较高的融资成本。据中钢协统计,去年1-11月,中钢协会员钢企银行短期借款同比上升28.87%,银行长期借款同比下降6.17%。此外,钢企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量大幅上升、贴现率不断上调,导致钢企票据贴现费用大幅上升。去年1-11月,钢协会员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7.18%。

由于资金紧张,致使企业应收、应付账款额大幅上升,去年1-11月,中钢协会员钢企应收账款净额同比上升19.82%,应付账款净额同比上升23.86%。

朱继民表示,由于资金紧张,部分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不得不放缓或暂停部分项目的投资建设。

钢铁业的生产成本也比一般工业行业高。去年1-11月,中钢协会员钢企累计产品销售总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23.6%。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进口铁矿石成本居高不下。中钢协统计,去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62201万吨,仅进口铁矿石一项成本,就增加支出247.62亿美元。

产能过剩加剧

钢铁业除了生产成本高,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加剧。

“去年前三季度累计生产粗钢5.26亿吨,平均日产钢193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03亿吨的水平。”朱继民说。即使在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仍然不愿减产,总寄希望于市场好转,结果造成库存加大,使市场恢复更加缓慢。

与效益明显下滑形成对比的是,我国钢铁业投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张长富表示,去年我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约50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创历史新高。

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粗钢产能在7.9亿吨左右,今年预计仍有3000-5000万吨的惯性增长。据此测算,今年我国粗钢产能将在8.4亿吨左右,如果按照粗钢表观消费量在6.88亿吨左右计算,产能过剩约22%。

张长富表示,随着新产能进一步释放,特别是板带材、无缝管等项目投产,将使产品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由于一些中小钢铁企业在建产能难以统计,我国实际粗钢产能可能更大。张长富表示,去年国内77家主要钢铁企业(大部分为国有钢铁企业)的投资额只占钢铁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非国有钢铁企业的投资增长远高于国有钢铁企业。

中钢协预计,从国内外市场需求看,在钢材进出口量折合成粗钢保持净出口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粗钢产量约7亿吨左右,增长约4%。

面对产能过剩压力加剧,朱继民呼吁,各家钢企今年要把“控产量”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控产量”不是限产,最终要看有没有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遵循“不给钱不发货,没有合同或售价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的要求,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品种和数量。

寒冬之际的好消息是,今年一季度铁矿石价格可能略低于去年。

中钢协预计,巴西铁矿石出口量将比去年增长3500万吨左右,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比去年增长5500万吨。印度由于对铁矿石出口的限制,预计今年出口量将下降500万吨,约为8700万吨。

中钢协基于以上统计认为,今年主要铁矿石供应国海运铁矿石市场增量在8500万吨左右,加上国产铁矿石高速增产,进口铁矿石价格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