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众多专家在“2012年春季商品期货沙龙”上达成共识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发布时间:2012-02-15

据新华社信息

在近日举办的“2012年春季商品期货沙龙”上,众多专家对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形成共识,预计国内商品市场将承压,年初以来的震荡反弹态势或难以持续。从具体品种来看,农产品受收储价格支持易涨难跌,下跌空间有限;工业品基于不同的基本面,走势分化或加剧,其中铜或冲高回落,燃料油等化工品难有起色;新品种方面,白银或率先上市,投资前景乐观。

大宗商品承压  走势趋复杂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普遍震荡上扬,大有脱离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萎靡震荡趋势。但反弹能否持续?专家认为,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的走高有欧债危机稍有缓解、全球宽松预期等较多的利好因素存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对大宗商品市场构成压力,或倒逼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去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全球经济放缓成为影响大宗商品走软的主要因素。展望今年,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副所长何小明认为,欧债危机会持续演化,经济前景堪忧。尽管欧洲出台了各项有效的措施,但是无法遏制危机的蔓延。究其原因:一是欧元区核心国家对利益诉求不同,对于如何救助这些陷入危机的国家存在严重的分歧。二是由于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过度福利制度和缺乏严格的财政约束,如果仅仅采用简单救助,而不通过大规模的改革,欧债危机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从美国方面来看,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今年美国经济还要继续反弹,从去年11月份到目前所公布的一系列包括就业、消费和制造业数据,以及房地产数据,基本证明了美国经济今年小幅度增长的趋势。但何小明认为,美国经济的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

王骏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同时,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将放缓。总体来看,今年全球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但其过程将十分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

何小明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会倒逼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同时欧债危机造成全球资金回流到正处于复苏进程中的美国,会推高美元指数走强,这将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十二五”规划的一些项目,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收储”政策托底  国内农产品价格易涨难跌

从具体品种来看,今年以来,国内农产品方面缺少天气、供给缺口等炒作题材,但“收储”成为支持农产品上涨的重要因素。棉花的临时收储政策,糖的50万吨收储政策发布,小麦、稻谷等最低收购价的上调等夯实了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底部。

首创期货研发中心负责人董双伟认为,农产品今年缺乏亮点,但未来下跌空间可能很小,小麦、大豆、玉米、稻谷、白糖收储价的公布,等于是对农产品确定了一个大底。对于具体的商品而言,基本面差异会造成不同的强弱走势。如棉花,一季度还将是一个阶段性强势品种,国家对新棉花收储价格上调预期概率十分高,同时在新花种植前不太可能出现抛储等利空政策,所以阶段性肯定是利多的。对于后市,需要关注的是今年国家收储,包括利用国际资源进行的补库操作。

金鹏期货研究所所长张晓磊认为,今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比较多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套利机会,相比于单边预测难度和单边操作难度来说,套利交易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预测性。他建议,在今年整个大对冲策略中,以农产品作为主要的对冲平衡器来进行资产配置。

工业品分化明显 “中国需求”仍是炒作因素

与农产品相比,工业品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更强,其中,原油、黄金又与地缘政治纠缠在一起,波动性更大。中国作为有色金属消耗大国,中国需求仍将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

基于对世界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在地产、电子、电力等行业仍将对大宗商品有强劲需求的判断,宏源期货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吴守祥对铜产品走势表示乐观。

何小明则对铝产品走势维持看空的思路。他认为铝的最大需求来自于房地产、汽车和家电市场,而这些市场的增速会有所下降。此外,铝的社会库存在增加,进口关税列入调降名单,铝产业出现结构性调整,产业西迁带来了成本的下降等都对市场产生利空影响。

对于螺纹钢,吴守祥表示,虽然今年房地产预期仍有15%的增长,但较去年的25%下降较多,开工季到来,螺纹钢库存或有所下降,4000元每吨的价位将获得较大支撑。

银河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冉寰认为,能源化工品种将出现分化,燃料油、PVC和焦炭机会不大,而塑料、PTA、橡胶市场偏暖,甲醇除下游需求之外,还具有能源替代品的功能,后市看好。同时,新品种方面,白银期货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