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今年我国进出口形势严峻

多元化战略成外贸突围路径

发布时间:2012-02-24

据新华社信息

今年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多年未见的“双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全年外贸走势究竟怎样?会不会像金融危机时那样从此“掉头向下”?严峻形势下的外贸如何实现突围?

刚刚落幕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传出这样的信息:继续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同时加大开拓新兴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多元化外贸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全年外贸发展“稳中有进”。

外贸保增长“压力与信心并存”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月我国出口下降0.5%,进口下降15.3%。中国作为全球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大国,进出口“双降”局面时隔数年重新出现,引起海内外广泛的关注。

“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市场需求的减少。当前世界经济陷入非常困难的阶段,市场需求陷入低迷,中国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压力在增大。”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说。

除市场需求不振外,国际竞争加剧、国际贸易环境趋紧等因素也对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形成新的挑战。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复杂”、“严峻”成为今年我国外贸形势的关键词。

在内外夹击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会从此陷入负增长的困境吗?钟山分析指出,市场需求虽在萎缩,但我国产业仍具备很大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仅11%,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市场。

对于实现今年外贸平稳增长的目标,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受文向记者表示:“压力与信心并存。”

多元化战略转型寻求“突破口”

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众多省份正积极探索突围路径。由于欧美等传统市场大幅萎缩,大部分省份已将视线瞄准发展中国家这块尚待开发的“蛋糕”,此次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更是从国家层面推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据黑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赵文华介绍,长期以来,黑龙江的外贸进出口就主打俄罗斯牌。“虽然还没恢复到之前最高的水平,但可看出俄罗斯的外贸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俄罗斯的入世将会给黑龙江外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赵文华说。

江西省也于近期提出,今后将在巩固传统市场基础上,不断加大以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等“金砖国家”为重点的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表示,我国外贸多元化举措并非现在才启动,20年前中国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出口占比达75%,目前已降至60%。虽然其他国家加起来才约40%,但也说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较大,今后要做的就是力求这一部分贸易比例的进一步提升。

在此次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初步圈定了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开拓的30个新兴市场名单。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重点是选择资源储量丰富、人口规模较大、双边贸易基数小、战略地位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钟山表示,已选取的新兴市场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俄罗斯、印度、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及其他一些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国家都包含在内。

在钟山看来,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不仅能在短期内规避欧美债务危机带来的出口问题,从长远看,也是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突破口。

开拓与风险防范并重

虽然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外贸发展潜力,但事实也证明,闻名世界的“中国制造”在这些陌生市场的开拓之旅并非坦途,开拓创新与风险防范应该并重。

在这次会议上,与新兴市场名单同时确定的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我国与欧美日等传统市场以外的市场贸易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

针对这一目标,一些外贸专家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和潜力都很大,这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为“中国制造”产品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另外,从进口方面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当前进出口状况表明,我国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贸易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但机遇从来都与风险并存。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韩英珍反映,目前吉林省在开拓朝鲜、伊朗等新兴市场方面遇到了阻碍。如朝鲜,目前为止,海关总署对朝鲜的外贸数额从无统计,给正确研判朝鲜经济形势带来困难。此外,伊朗出口结汇难问题也为外贸往来带来风险。她呼吁,在开拓新兴市场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国家能否制定一些针对性强的外贸政策。

吉林所遭遇的情况并非个例。目前,国家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门针对开拓新兴市场的政策,其中就包括风险的防范。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将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进出口银行、信保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开拓重点市场的支持,适当降低保费;调整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支持方向,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补助标准提高20%。

此外,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我国应加强国际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企业采取自建或与外方合作等形式,在重点发展中国家建立一批境外展示中心、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积极扩大进口,通过进口贴息、减免关税、组织企业采购团等手段,提高我国从重点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口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