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06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遭遇“逆风”的大背景下,世界期盼中国经济动力持续,“引擎”轰鸣,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之路。
中国经济 世界亮点
“当前世界经济虽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石油价格高位波动、许多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仍然较大。”这是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世界经济作出的最新判断。
环顾全球,受债务危机影响的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欧盟委员会的最新报告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3%,陷入轻度衰退,欧盟27国经济增长也将陷入停滞。进入2012大选年的美国经济也是欲振乏力。数据表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有所恢复,但债务压力明显、房地产不振、投资增速放缓等负面因素依然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今年经济增速为1.8%,依然低于潜在增长水平。
与之相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更成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重要力量。在外部需求减弱和内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去年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增长达到9.2%。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仍将长期持续,中国经济依赖出口局面或现根本扭转。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开始向自主增长有序过渡。
中国经济 世界贡献
在中国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同时,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在增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全球经济占比升至9%以上。与此同时,2000年至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已经超过美国。
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经济面临衰退,中国则很快走出困局实现较快增长,给全球带来重要的需求和信心支持。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金森俊树指出,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稳定世界经济之锚。
目前看来,中国经济的积极“外溢”效应依然明显。中国对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强劲,对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和中东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拉动作用。此外,中国对高端机械设备的大量进口,对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经济增长也有支持。中国商务部去年底初步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而言,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韩国学者文兴镐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周边国家和亚太地区国家带来积极作用,并正在对全世界产生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如今,中国正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将释放巨大动能,也将对构建更加合理的全球经贸和金融秩序产生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 世界期待
新年伊始,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到各类商业机构,都在关注预测中国经济走势,虽各有差别,但基本共识是: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长期增长势头不变。这将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
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增长能给其他国家带来正面溢出效应。同时,中国也需深化改革,突破面临的结构性瓶颈,应增强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经济平台的话语权,因为目前中国的政策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去年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增速放缓态势,这一方面与美欧债务危机蔓延和外需减少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中国着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密不可分。他建议,中国应关注劳动力价格上涨、能源和资源需求巨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对中国经济来说,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集约型增长是必由之路。
埃及前外交部长助理、阿拉伯投资者联盟主席贾迈勒·卜尤米认为,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与这些国家互补性日益加深,维护共同经济利益是双方经济交往与合作的最佳选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没有遵循西方传统发展模式,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更是独特而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