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23家上市钢企发布去年年报

特钢和地区性钢企“还行” 大型钢企主业经营“不行”

发布时间:2012-04-10

据新华社信息

截至4月5日,钢铁行业45家上市公司中有23家公司发布去年年报,业绩大幅增长以及大幅降低的企业平分秋色,传统一二线大型钢铁企业鞍钢、马钢等出现较为明显的业绩下降,一些特钢企业和地区性钢铁企业则出现扭亏或者业绩逆势增长。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需求趋缓问题将长期存在,应区别看待各企业具体的经营及盈利情况。随着行业微利时代的到来,钢铁企业寻求在钢铁产业链及非钢产业的突破,将是未来钢铁企业实现利润的支柱。

业绩下滑明显

从已发布去年年报的钢铁上市公司业绩来看,鞍钢股份的业绩变化最为意外,是同比下降最大的公司之一。鞍钢股份去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约904.2亿元,同比下滑2.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3.3亿元,同比下降42.8亿元。

仅从净利润数据来看,有多家公司去年实现扭亏,或者是比前年业绩大幅增长。但是若分解开主营收入及利润的情况,包括大冶特钢、华菱钢铁等业绩有明显改善的公司,大都依靠补贴或者其他非主营业务方面的利润增长,钢铁主营业务仍然存在隐忧。

发力非钢产业

国内多数钢厂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到了要大力提升非钢业务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河北钢铁集团力争非钢业务营业收入达到近1400亿元,利润占到整个集团的50%左右;沙钢集团拟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其中非钢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效益贡献度力争达到30%以上。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多数钢铁企业的非钢资产都在大股东手里,并不在上市公司资产中。钢铁企业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非钢产业,市场上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做非钢产业,钢企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眼下钢企重要的是做自身擅长的事,走专业化路径,实现集团内外资源共享及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