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12
据中国冶金网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钢材676万吨,环比增加196万吨,增长29.1%。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833万吨,同比增长27%。但是,从经济发展大环境、钢材生产和需求、贸易态势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来分析,后期我国钢材的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欧洲钢铁联盟日前发布报告称,今明两年,欧洲经济大环境将呈现较好的复苏态势。在钢材实际消费量方面,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全年预计增长2.1%,明年将继续增长2.4%。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近日公布的报告也显示,4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54.9%,连续11个月扩张,且扩张步伐比3月份有所加快。今年,预计在建筑市场的拉动下,美国的钢铁需求将增长2.9%,超过1亿吨。
然而,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欧洲和美国经济大环境的复苏只是“看上去很美”,对实质性、大规模拉动钢铁需求的作用有限。与前两年欧洲钢铁需求的萎靡态势相比,近期,欧洲钢铁需求的确有所增加,但不可能回到2007年2亿多吨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与严重的过剩产能相比,无论是需求增加的绝对量还是需求增速都显得微不足道。据了解,欧洲地区的钢铁过剩产能达到4000万吨,该地区钢铁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只有极少数产能被关闭。美国今年的钢铁需求虽然预计有所增长,但是受财政等问题的持续影响,需求增速明显偏低。从钢铁表观消费量看,美国今年的钢铁表观消费量将达到9930万吨,同比增长2.7%,增速比2012年收窄了5.7个百分点。
同时,据国际钢协预测,新兴经济体均出现钢铁需求走弱的态势,这反映出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性问题。今年,新兴经济体的钢铁需求增速将从去年的5.1%放缓至3.2%。
因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未来的钢铁需求对我国钢材出口没有明显利好。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也影响我国钢材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