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4
据信息资源网
一年前,国企改革顶层方案还待字闺中,鲜有人料到,随后的央企整合会潮水般涌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国企改革纳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版图。
规模高达119万亿元的国有资产,在新的改革征途上,如何迸发新活力、创造新机遇,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众议之题。
国企改革将实施“三个一批”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历史性地将国企改革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大力推进”、“攻坚战”等词汇聚焦2016年的七项任务。其中第一任务,就是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简称“三个一批”)。
去年,国务院国资委已推动了12家央企重组整合,使得其监管的央企已由112家减至106家。这其中,五矿中冶、中远中海、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等重组都在呼应“供给侧改革”逻辑。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一定时期内,并购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枢纽,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关停并转、链条重组等多种方式的并购重组案例将持续涌现。下一步,处于竞争性行业、产品同质化高、国际竞争激烈的央企,最有可能发生集团层面的合并。一些在国际竞争中缺乏优势的产业,也可能通过兼并重组来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哪些行业将成为国企兼并重组的重点?业内分析师认为,主要是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玻璃、有色、船舶、航运等产能过剩行业。
除央企外,地方国企的并购重组同样站上“风口”。今年地方两会的信息显示,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十余省份均部署了2016年地方国企改革工作,提出要加速重组调结构、清退落后产能、推进资产证券化和股权多元化,以及试点投资运营公司模式等。在改革中,国企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国务院国资委也在今年初的2016年度会议上,提出了“基层首创精神”,鼓励“相关企业要大胆探索”,要求各地国资委“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
新老改革试点精耕细作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国资委披露了“十项改革”试点落实计划,而2014年7月份确定的首批“四项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央企层面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多点竞发的精耕细作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快出台具有操作性的国企改革配套政策,推进“十项改革”试点落地,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上市、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搞活体制机制。
当然,最受瞩目的还数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试点。继2014年国投和中粮入选“投资公司”试点后,今年“运营公司”试点终于破题,选中诚通集团和国新公司作为该项试点。
根据“十项改革”试点规划,今年国务院国资委还将选3至5户企业开展投资公司试点;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垄断领域开展混改试点示范,并于上半年确定首批试点企业。
数十万亿民资兴趣激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李锦也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混改的提法颇有新意,即鼓励民企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点在商业轻工领域早已突破,现在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企进入六大行业,而且对市场准入用了“大幅放宽”四个字,提法引人注目。“这六大领域如果放开,将引起几十万亿社会资本的兴趣。”他判断。
分析师指出,国有企业积极稳妥地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对于国家经济结构的重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确保战略安全领域的企业实行国有控股,其它都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允许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股权多样化,国有资本或控股、或参股、或退出。